王义胜,1941年9月生于辽宁盖县,1957年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中,196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曾任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代表作:国画——《白求恩夜过封锁线》《旷世悲歌?1860.10圆明园》《盛京缅胜图》《故乡除夕夜》《康熙东巡图》《梦回梨花峪》《风雪行》《春雨初晴》《斗室铭》。连环画——《白求恩在中国》
论著:《王义胜工笔人物画教程》(华艺出版社) 《水墨仕女画法》(山东美术出版社)
我形我色 浓妆淡抹
徽宣堂 汪小林
我同王老师以纸结缘,为王老师提供绘画宣纸多年,因此也就接触了他的仕女作品,作为一个从事宣纸销售者,我不懂画,即便是喜欢欣赏那也是浅薄眼界,我对王老师的水墨仕女画入眼便是喜欢,因为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缘故吧,这是我最初对他的作品的认识,正因喜欢,我便开始向书画界的老师们和圈内好友请教学习对书画作品的赏析,慢慢的理解到王老师的作品不仅仅是美,他用极简的线条和水墨淡彩在宣纸上表现出来的更是一种具有书卷气息的有高度的艺术创作,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内心的这份喜欢,也正是因为这份喜欢,我开始逐年收藏一些王老师的作品,也有了一定的积累,这次正值我们徽宣堂在经营文房四宝的基础上扩展了书画展览项目,开设了徽宣堂艺境书画馆,为书画家们提供作品展览和艺术交流的场所,在书画馆开馆之际,在征得老师同意后,我们选出了所藏的一部分代表王老师创作面貌的作品进行展出,在自我欣赏的同时也以飧书画同道。
年已八十的王老师,一生教了很多的学生,也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绘画作品,已经功成名就,但他依然过着他那一贯的俭朴淡泊生活,与世无争,在画界口碑相传;但王老师对绘画却一直勤奋的执着追求,退休后近二十年一直潜心探索水墨仕女画的创作,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他的水墨仕女作品画面清新淡雅,线条简练,墨彩相宜,深受业内行家喜爱,早已把他的水墨仕女作品当做画中逸品珍藏,但是王老师对自己的作品创作要求非常高,总是对自己的创作满意极少,乃至八十高龄仍笔耕不辍,继续攀高。宋代诗人金朋说诗中有句曰:“夐出涟漪不染泥,浓妆淡抹总相宜”,此次画展展名定作《浓妆淡抹》,这正是王老师为人为艺乃至对社会观的一种表达。同王老师交往的多年中,我与老师以纸结缘,因画铸情,结下了深厚情缘,王老师的作品今后我将继续我的珍藏,我形我色,浓妆淡抹。
【金陵十二钗】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